她虽轻声细语地说着 ,老太沈放却听得惊心动魄。三娘子脸上发红,老太伸手掠掠鬓发,“这么着还了得,当天我虽全身而退,不也犯了赵老儿的王法天理了?缇骑三十二卫刚刚建成,把这事当件大案来办,我一个弱女子斗不过他们 ,伤了
,病了,但他们最后也没有找到我――谁想到我这样个魔女夜叉,却还有个风流儒雅的镇江名士肯娶我呢
?”
爬上※※※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这一年对于家住江浙闽赣的老百姓来说还是相对平静的一年 。南渡初年的战乱在记忆里已渐渐沉埋下去,地铁恼人的只剩下田租国赋 、地铁水旱蝗灾,但这些毕竟是软刀子杀人,慢慢割来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疼了,正好让主子们安乐于上,小人们承顺于下 ,渐渐倒有些承平时节的太平景象。听说淮北那边的金人这些年也锐气渐挫
、不复从前。茫茫江湖、天堑南北,一时之间更多了些趋利竞名之徒,少了悲歌慷慨之士 。人人争相打理的只是自己的有限生涯
,区区小命
,倒没谁去注意什么立身报国的大计了
。
没错、车厢蹭坐这是个乱世,车厢蹭坐来日大难――金人一旦渡江如何
?朝廷宫帏内乱如何?君相猜忌日深如何?赋敛直欲破家如何
?乱民哀鸿遍野如何?……任谁都把握不住一个结果。但正是为此 ,人们才更要抓住这转瞬即逝的过眼繁华
,有如楼外楼中朱盼的歌舞
,绝世风华、惊鸿过眼,人人都知道只不过是一曲光景 ,任谁也留不到水止停 。但为了那一曲,正不知有多少绿衣年少、达官显贵
、僧儒名士、山野高人不惜千金竞价 ,列坐楼头,求的也不过是那一睹之快而已――再没人会去算计、为这一快、竟又破去了光阴多少,消磨了壮志几何。这是个虚假太平的年代
,行李是动荡之间的间隙
。只有朝廷还在虚饰着国泰民安的盛景 ,行李做着四方整肃的美梦
。其实陇头陌上,岂能尽是顺民 ?不信、――纵然是村童野老,也多爱听上一段红粉名侠的故事,却不知那些沉郁顿挫、豪荡感激往往也正发生在他们身边……
架上※※※这天
、老太江苏一境,老太吴江之上,正漂下一只小小乌蓬
。吴江本属于太湖支流
,水清波缓
,但这些年屡遭铁蹄践踏,也曾几度一江流赤
。从船上望去,两岸良田 ,多生衰草
,民舍寥落,雨晦天瞑
。船上人叹了口气,道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这句话出自《诗经》,是哀悼国亡势微的意思。船上人看来象是个读书人
,身材长大,衣衫简净
,虽是个文士装扮,却不见雕虫之气。小船沿着南岸下行,沿途道路很少见人,只因近来消息谣传:多说金兵南下
,不日即至
,所以一路上商旅乏绝 。船上那人不由叹了口气――这样的谣言
,一年正不知要流传多少次
,当真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这次的起因就是近来金使伯颜又出使到临安催供――当时南宋与金约为叔侄之国
,每年都要供奉大量供品给金国
,偏偏这次朝廷中有人略为刚阻
,伯颜发怒 ,语含要胁,南朝人多是打怕了的,所以一时闹得风声鹤唳
,民不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