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中间那人表面上还是满脸笑容
,钢铁口中道 :钢铁“不敢、不敢,夫人别和我们一般见识,我们这些跑腿的知道些什么
,都不过是赶车吃饭的苦哈哈
,也是奉命行事
。还不是从秦丞相那儿接的令 ,我们也没那个福份,只是我们当家的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了。据说沈放先生前几个月在吴江长桥写过一首什么词,万岁爷都知道了 ,是秦老爷想见先生一见
,就叫我们这个……这个来请了。”
胡、钢铁岳二人在有宋一代俱称书法名家 ,钢铁沈放性耽于此 ,不由追问 。三娘子叹了口气:“后来他们二人一个挂冠去国
,一个获罪身死,俱不见容于秦丞相。有秦丞相在,这酒楼上又如何也挂他二人的字 ?不是收了
,便是烧了
。”沈放脸色便阴沉下来
。他这次与三娘逃避他乡 ,钢铁也只为风闻朝廷上君相二人对吴江长桥上所题之词极为不满
,钢铁正暗诏严访
。词虽不是他写的 ,但沈放自知恐已难见容于昏君奸相 。所谓三人市虎,百口莫辩
,何况沈放也不屑于辩解
。只有与三娘悄悄离开镇江
,潜行避祸。三娘子也是见他心绪不好 ,故意说上一段逸闻来引他高兴,没想最后终不免情怀转恶 。
钢铁※※※余杭县是临安府的近畿,钢铁相距京城不过三四十里,钢铁快马的话,一鞭可到。当真天子脚下 ,与众不同――市井繁庶
、人物端丽 ,五街十巷、榆柳门庭
。加上今晨雨霁,市人行客、商旅店铺,都要趁这好难得的新晴,街上便更是熙熙攘攘
,一片太平景象。
沈放望着窗外 ,钢铁他们老家镇江府虽也是个大镇
,钢铁但地处边界 ,这些年兵火不断,如今比起这小小一县来讲
,倒显得逊色多了。本来宋金疆界该在淮水一带,但朝廷久已放任江北之地,心中只以长江为界
,以江防为务,所以镇江府倒也成了屯兵重地。沈家原是镇江旧族,到沈放这一代,虽门第未衰
,但毕竟是乱离之后,气象和当日已很有些不同了
。好在沈放生性通达,不同于一般腐儒,倒不以门庭衰微为撼 。他好读书,但经传之学只通其大概,却于钱谷兵革之类杂务颇为留心。一转念之下,就为这京畿繁华下了一番注脚――朝廷南渡之前,以被金人掳去的徽钦二帝的奢侈浪费,一年所征赋税不过六千万贯;没想南渡之后,地方丢了大半,人口流离大半,朝廷一年赋税竟征到八千万贯 ,足可见搜求之刻了。所谓繁华,也真好比三娘所说的 :兔子不吃窝边草罢了 。三娘却在打量这酒楼的规模。因为还早,钢铁楼上酒座不多 ,钢铁来的人也大多是为消闲破闷而来,桌上点的大多都是小食。靠楼梯口拐弯处的木栏杆前 ,却正放着一条长凳,长凳上坐着一个瞎老头操着三弦,咿咿哑哑地远远拉着 ,还有个小姑娘立旁边
,俩人正在说书――讲的是《吴越春秋》 。三娘子移开眼
,又向别处看去 ,只见东首座上坐了位须发花白的老者
,身穿一件五福团寿的长衫 ,一只手上指甲极长 ,正在桌上轻轻叩着
,再有一座
,似是两个军官 ,看来像进京办事的,偶然路过 ,上来喝一杯 ,还有,就都像些闲杂人物
。三娘子轻轻松了一气――她不能不小心些 ,沈放生性脱略,又是个书生,一向不注意小节
,也从未遇到过什么险恶之事 ,他像并没把这次逃亡看得有多严重
,三娘却知道 ,那吴江一词可能引来的祸患到底有多大 ,这次逃亡真正的份量又到底有多大。她知道那些鹰犬追捕的能力
。一念及此
,心里不由微微一苦,想:难道十年之后,命运真的要逼着她又要一次重历江湖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