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居家健康管理?有哪些要求?疾控专家告诉你
新华社广州12月17日电(记者徐弘毅)进入12月以来,广州接连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且同时面对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挑战,需要市民配合做好相应防控措施。在广州市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对目前采取的居家健康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
据张周斌介绍,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除了对密接等涉疫的高风险人员实施严格的集中医学观察之外,还有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涉疫人员,经过评估可以实施居家健康管理。比如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次密接、国外入境人员解除14天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某些重点岗位工作人员以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的特定人员。
居家健康管理有三种情况:一是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二是居家健康监测,三是自我健康管理。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要求主要是:单独居住或者房间内通风较好且相对独立,有单独卫生间;如果不能单独居住,那么房屋内共同居住人员也需要一并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具体由工作人员判定。如果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需要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简单来说,就是单人单间,专用厕所,足不出户。”张周斌说。
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主要是:“两做好”“四不得”“一及时”。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按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得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网吧、电影院、健身房、麻将馆、棋牌室、洗浴中心、KTV等密闭、半密闭场所。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张周斌表示,简单来说就是非必要不出门,若要出门,做个“独行侠”。
自我健康管理的要求主要是:家庭和工作上学场所两点一线,不要参加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以及身处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时,要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与人面对面交谈。
张周斌说,每个人都要增强防范意识,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如果近期有外地特别是有本土疫情发生的省市旅居史或者需要实施居家健康管理的情形的,应给予善意的提醒。
365养生网倾力打造互联网健康养生平台。
每日持续更新报道养生知识,是最及时权威的养生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与等级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
- 下一篇
永州四中开展人际交往系列心理健康课——“人际沟通有方法”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6日讯(通讯员 龚一航)“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像一块泥土,连接成整块陆地。”人际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学生良好心理和个性的养成。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人之间常处于交往之中,在交往之中认识上互相沟通,情感上互相交流,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11月18日下午第八节课,永州四中高级教师、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蒋丽君老师,在高二年级开展“人际沟通有方法”主题人际交往系列课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