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好,一冬病不找!冬藏从养肾防寒开始
大家好,我是刘医生。
转眼又是一年立冬时节。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它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表示一年将走向结尾,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
所以,冬季养生也要遵循天时,早卧晚起,进补肾气。
01 立冬日,补肾日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在这两天补肾,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肾在五行中属“水”,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冬寒之气养肾”。
也就是说冬天气候由凉转寒,于是人体要让肾气变得旺盛来适应这一变化,不论是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还是精神萎靡都是因为消耗肾气,使肾水偏虚,因此冬季对肾的养护都要围绕一个“水”字,以滋养肾水为保健原则。
02 冬补肾,四个保健穴
1. 涌泉——肾经
定位: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取穴方法:
仰卧或俯卧位,5个足趾屈曲,曲足掌,当足底掌心前面(月足底中线前1/3处)正中之凹陷处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推拿:擦法,临睡前,洗脚后坐于床上,将两手搓热。然后,先用右手握右足。用左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右足涌泉穴100次;再用左手握左足,用右手中指、食指两指擦左足涌泉穴100次。
2.太溪穴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
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中(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天。
3. 肾俞穴
定位: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方法:
由命门穴旁开双侧各两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天。
03 立冬补肾阳:白萝卜羊肉汤
羊肉性温热,秋冬食用,益气补虚、抗寒。
北方的朋友现在可以喝起来御寒了,羊肉温补肾阳,经常感觉体力不支,疲劳感重的人要尤其补一补。但如果身体怕热,常大便燥结,要少吃。
秋冬吃萝卜,可清除滞留在体内的虚火,炖羊肉时,要加点白萝卜,润肺,中和羊肉的热性;搭配胡萝卜可补虚益气。
04 “冬藏”方法:睡眠为第一大补
冬为阴中之阴,冬夜为阴中之阴之阴。“秋冬养阴”大家都知道,而一天中的冬天是从晚上21点开始的。
所以,冬日要睡得早,起得晚。“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俗话说,睡眠是第一大补。古代养生家讲:“睡觉为养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补不回来”。睡觉是人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则是能量释放的过程,一张一弛,阴阳和谐。
立冬后尤忌熬夜,小孩子冬夜不宜晚于21点入眠。经常熬夜的朋友,建议你把子时(23:00-1:00)的觉一定睡好了,然后早起几个小时处理事务。
05 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
补阳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晒后背。这个方法是列子推崇的“负日之暄”,就是背日光而坐的意思。
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人体的后背是多条经络的必经之路,后背经过阳光的照射,变得暖暖的,经络就会畅通,阳气也会变足。
一个立冬晒下来,你会发现疲劳感慢慢消失,白天精力充足,晚上睡眠状况也会变好。
#中医##好医生为健康护航##立冬#
分享:灸大夫
365养生网倾力打造互联网健康养生平台。
每日持续更新报道养生知识,是最及时权威的养生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朱汉民:儒家修身工夫的养生意义
湖南大学杰出教授、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以“儒家工夫的养生意义”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儒家重治世,道家重治身,佛教重治心,但是其心性修养的内在精神是相通的。儒家的宗旨是成为君子圣贤,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尽管不求养生,但养在其中。儒家注重道德修身,强调“中和”,有自己的工夫论。儒家的修身工夫,从养生意义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人文治疗的实践过程,或者理解为文化康养的生活方式。儒门修身工夫包括对身体、心理、精神的调节,其实也是一种人文治疗和文化养生。儒家修身的各种境界,其实都有养生之效。
- 下一篇
老中医都说好的3种花,寓意好花香淡雅,放在家里能养人
老中医都说好的3种花,寓意好花香淡雅,放在家里能养人尽管临床医学也就是西医在我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中医的信服和爱重。不少典籍中就详细记载了很多可以作为中药药材使用的植物,无疑它们都具有很好的效力。而在老中医们的眼里,还是有着“亲疏远近”之分,比如说下面的这三种植物,就是被他们重点推荐可以养殖在家里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