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总是咳嗽、咽痒,这套养生功法别错过!每天十分钟,宣肺止咳
74岁的刘天君教授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到底有什么养生秘诀呢?
刘教授告诉我们,他年轻时也曾身体不好,为了强身健体,他坚持练习了五十年的导引术,并逐步恢复健康。

导引术其实是一种以身心并练、内外兼修、调和气血、防病延年为最终目的的中国传统养生功法。
它源自于人体本能的自发动作,如伸懒腰等,然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发展成我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方法!
导引术和普通的保健操相比有什么特点呢?秋季天气逐渐变冷,我们又可以练习什么导引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呢?
01
养生导引功法的精髓:
三调合一
导引功法,最注重的是三调合一。

所谓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
调身,就是调节身体的姿势动作;
调息,就是调节呼吸的深浅和快慢;
调心,就是调节情绪和思维。

很多体育运动也有三调,但是没有三调合一,做养生功法最讲究的是三调融为一体。
02
八段锦配合调息
保健效果更好
刘教授告诉我们,想要达到三调合一,可以从任意一调入手。其中从调息进入,是最简单的。
因为调息是连接调身、调心的中间桥梁。
那我们该如何调息呢?
您平时有留意过呼吸是由几个动作组成的吗?会刻意调整自己的呼吸吗?

1、屏气、呼气很关键
呼吸由吸气、屏气、呼气这三者组成。
吸这个动作,关注物质交换;呼气则是和运动发力有关;屏气则是影响人的精细动作,如做针线活要穿针时,是需要屏气的。

从传统养生功法的角度讲,屏气、呼气更为重要。

2、八段锦如何配合调息
刘教授告诉我们,在中医养生功法中,调息是和动作配合的。
凡是向外的动作都是呼气完成,向内的动作都是吸气完成。
八段锦对于很多叔叔阿姨都不陌生,很多人练的时候容易忽略调息的要领。

练八段锦时,配合的呼吸节奏应该是吸-停-呼-停。
同时注意不要吸满,不要呼尽,吸80%的气,呼80%的气即可,避免过度换气。

以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为例,在起势时应该吸气,手抬到胸前时小停顿屏气,双手举到头顶时呼气,然后手放下的过程中大停顿屏气。

这样配合调息来练八段锦,保健效果会更好。
03
调身
在放松中学站功
古人常说“站如松”,练导引功法时,不是单纯地站得笔直挺拔就可以了。
导引术要求的是站得自然的直,每一个关节需要微微弯曲,弯曲才会放松、疏通。

站立要领:
①双脚外侧与肩同宽站立,然后五趾抓地,脚后跟踩实;

②双膝微弯,不超过足尖。伸腰沉胯,如坐高凳;

③上身挺拔,下颚稍微内收,含胸拔背、收腹,头顶往上顶,双目平视前方;

④沉肩坠肘,双手抱球。

专家提醒:练习站立时,不要借靠在墙上。

一开始可以做10分钟左右,后面可以逐渐一次坚持20分钟,有基础病的人可以练更久一些。
04
捏法:宣肺降气
秋季练习正适合
大家都知道秋季应该保养肺气,那有什么对应的养生功法可以练习呢?
刘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导引术——五行掌。这个功法一共有五节,每一节各自对应一脏腑。

其中第四节捏法,对应着肺,有宣畅肺气、降气除痰的功效!

让我们跟着专家一起看看该如何练习。

五行掌强调站在四面,做在八方。
练捏法,应该人面朝西方。做每个动作时,往西南、西北方向各做5次。

准备动作:
迈开一步,五指捏合,双手在平肩的位置拉开,一手朝上一手朝下,胸膛要展开。

具体做法:

①上半身不动,往后撤腰,由前腿弓,变成后腿弯,重心落在后腿上,配合吸气;

②抬脚尖、转腰,由腰带手,把手顺势甩出去,配合屏息;


③从大拇指开始,把胳膊上的手太阴肺经捋一遍,配合呼气。

重复做5次,然后收脚,再换方向做。

注意:双手相遇时,互换方向,前面的手朝上,后面的手朝下;
做五行掌时,调心的窍门在于可以想象自己在做拉弓射箭的动作。
每次练习10分钟左右,一共100-300次左右。
肺虚人群练习效果会更好,如果是有黄痰的实证咳嗽,应该先吃些化痰止咳的药,然后把五行掌作为辅助功法练习。
365养生网倾力打造互联网健康养生平台。
每日持续更新报道养生知识,是最及时权威的养生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