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泥窑壶艺松花玉吊水壶老坑的记忆(29)
赏石又思石文化——人类的文化
石文化是最古老的文化,是文化的开导者。由猿到人,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今天。
奇石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三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房无石不有,室无石不雅,是大自然的奥妙,是人类发展的真谛。
石载千秋史,缘结四海情。古人常以石为永恒长寿、坚贞顽强的象征。成语中有“寿如金石”一词;民间传说石头迎福,永恒长寿,镇宅平安,添丁发财,有神灵之气。
石又是特定之物,具有天然性、观赏性、独特性、不可再生性这四大特征。
中国的赏石观以“形、色、质、纹”四大要素作为评价的参考。
“奇石贵天然,虚实肥瘦皆无价;精品在人为,行色纹质自有情。”横批“石我交融”。这是柳州市箭盘山奇石园八桂奇石馆的一副对联,表达了赏石文化的真趣所在。
“堂上有奇石,不是俗人家。”从旧时的“玩物丧志”误区走了出来,成为盛世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赏石玩石收藏石,就是玩心情;玩健康高雅的生活,玩品味,追求文化修养、艺术眼力以求增添生活情趣;玩经济,有“石来运转”“石转运来”的美好愿景;玩收藏,对石文化内涵的挖掘,收藏一种文化,收藏一种乐趣。
石文化的内涵表现在气韵美、意境美、古朴美。气韵生动是对美石最形象的表达,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写得富有生命力。意境美是通过对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境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宋代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就说过:“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三巅,谓之高远;至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真是置身天地间的诗意般的空间概念,也就是有回旋余地的“神游”意境。中国古代画论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古朴美表达着人们的审美取向,石常含风霜之美,具有古朴的风味,从历经岁月的浸蚀痕迹中,我们可以品尝到其历尽风霜的古朴美及其内敛的力度光芒。石也重纯真,显耀着浑然天成般的古朴的美。
石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佛、道三教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儒家提倡修身养性,入世致用,中庸清高,百折不挠。道家主张顺乎自然、天人合一。品石赏石追求“天趣”,则正是庄子所提倡:任灵性,欲尘累,超物象。
石文化的风行与历代文人们的评研推崇分不开,始终与人世界最美好、最华贵、最温情、最灿烂的物象相提并论。
365养生网倾力打造互联网健康养生平台。
每日持续更新报道养生知识,是最及时权威的养生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