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疼痛叫作带状疱疹,讲一剂止痛如神汤,清热燥湿、止痛如神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简单来说,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局部的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并迅速变为透明澄清的水疱,这些水疱常呈带状排列,故名之“带状疱疹”。坊间因其形似蛇缠腰而多称其为“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等。

而带状疱疹在中医认知中多属湿热范畴。你看带状疱疹所致皮肤上的红斑,即为热邪所为;而透发的这些水疱,则多因湿邪而起。
现在的人,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压力都是越来越大。房贷与车贷齐飞,即便是在九九六、甚至是零零七的高强度工作面前也丝毫没有勇气懈怠,一天的工作暂时结束后,还得辅导孩子的功课,待到一切忙完,已然是半夜了,留给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一觉睡醒,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天。久而久之,压抑的情志难疏,郁满的情绪难解,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因此,抑郁日久,首先累及的是肝脏。肝失疏泄,则见肝气郁结,久郁生热,加之肝本为刚脏,是故,肝气壅盛日久则易生热生火,内热由此而滋生。此外,肝主血,肝火入血,蕴积于肌肤,日久则易透发,是故症见皮肤上生发红斑。

那么,湿邪从何而来?前人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将经过胃腐熟消化的食物转运至五脏六腑,而湿性黏腻,若是湿浊困顿于脾脏,势必阻碍脾胃健运,水谷精微输布不得,聚积于脾脏而滋生痰湿。
所以,简单来说,带状疱疹主要还是湿热所致,若病情延误,治疗时间延长,愈后可留下后遗神经痛。

此外,带状疱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痛,今天,和大家介绍的方子名字一听就尤为擅长治疗带状疱疹——止痛如神汤,出自《外科启玄》。
止痛如神汤:秦艽、防风、苍术、黄柏、当归尾、桃仁、泽泻、槟榔、皂角刺、熟大黄。
祛风除湿:秦艽、防风、苍术、黄柏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诸邪均可乘风而入侵我们到我们的体内。是故,擒贼先擒王,祛邪先祛风,这里首先用到了秦艽、防风。
秦艽味辛而苦,辛能行散,苦善降泄。是故,秦艽既善祛风邪,又长于清湿热,可将皮肤腠理的湿与热一点一滴地排出体外。

秦艽
防风,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用来祛风的,其味甘而性温,温性善于燥湿。和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刚刚洗完的湿衣服若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干得更快,所以温性的药材功善燥湿也是这么一回事。

防风
秦艽和防风虽功善祛风燥湿,但大都作用于肌表,所以偏于治标。我们前文就讲了,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故,燥湿还当健运脾胃,以化生痰之源。
我们以前常讲,健脾首推白术,那么燥湿当重用苍术。
须知,白术苍术原本统称为“术”,原本并无分用,可见两者功效相近,均善健脾燥湿。而随着日渐的实践,人们才逐渐因其功效而将其分为白术和苍术,其中白术因健脾而燥湿,而苍术因燥湿而健脾。
带状疱疹多因湿热所致,是故,方子重在燥湿清热,所以这里用的是苍术,而非白术。

苍术
黄柏的味道极苦,是四大苦药之一。
中医讲,苦善燥湿,是故,黄柏尤善燥湿,与苍术同用,又是一个清湿热的基础方——二妙丸。

黄柏
活血散瘀:当归尾、桃仁
世人皆知当归为活血化瘀之要药,却鲜有人知晓,当归还可拆分细用。
须知,当归头功善养血,而当归尾长于活血,是故,这里选用当归尾来行散淤血而消气血之阻滞。

当归尾
桃仁味苦而性平,主入肝经血分,为活血化瘀之常用药,
此外,桃仁还是味种子类药材,其富含油脂,而善润肠通便,给邪以出路,而非一味地从皮肤上透发出来。

桃仁
利水行气:泽泻、槟榔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写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说的是泽泻有利水的功效,就好像给湖泊开个口子放水一样。可想而知,泽泻泻水之力有多迅猛。
此外,泽泻的性子偏寒,所以,在利水通淋之时,泽泻兼可清泄相火,既祛湿,又泻热,为清解湿热之良药。

泽泻
槟榔功善行气,用在这里一来是协助当归尾、桃仁行气行血而化瘀;二来,槟榔功兼下气通便,给邪以出路。

槟榔
消肿排脓:皂角刺、熟大黄
方子的最后,用上了皂角刺、熟大黄以解毒消肿排脓。

皂角刺
这里想简单说一下熟大黄,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大黄不是泻药吗?怎么还有解毒消肿的功效?
须知大黄炮制之后而成熟大黄,其泻下的功效缓和了许多,而解毒消肿的功效则逐渐体现出来了。

熟大黄
方子讲到这里大致是讲完了,须知,带状疱疹虽病因复杂,但无非是因为“风、热、湿、燥”之邪所致,止痛如神汤既善清热利湿,又功兼活血润燥通便之功效,不失为治疗带状疱疹之良方。
最后,再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从病机看,带状疱疹多因肝火上炎、脾湿生痰所致,肝郁不得不说是致病之关键,因此,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不失为一剂良方啊!
365养生网倾力打造互联网健康养生平台。
每日持续更新报道养生知识,是最及时权威的养生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